吃瓜网&黑料爆料:
- 1、戚继光打的倭寇是不是大部分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
- 2、中华古代名将录之抗倭名将---戚继光
- 3、清王朝受益二百年的超级武器竟是戚继光研发的
- 4、明代抗倭功臣胡宗宪的权力有多大?古今只此一人
- 5、戚继光平倭寇
- 6、戚继光的故事350字日记
戚继光打的倭寇是不是大部分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
1、戚继光打的倭寇是日本人。十四世纪初叶,日本进入南北朝分裂时期,封建诸侯割据,互相攻战,争权夺利。在战争中失败了的一些南朝封建主,就组织武士、商人和浪人到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劫烧杀的海盗活动,历史上称之为“倭寇”。
2、戚继光时代的倭寇既日本人,也有华人和西洋人。倭寇是指十四至十六世纪侵扰劫掠中国和朝鲜沿海地区的海盗,除沿海劫掠以外主要从事中日走私贸易。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亦用倭寇指称日本侵略者。
3、倭寇古时侯指日本。古代日本海寇。日本古称倭奴国,故中国古代史籍将这些日本海寇以及后来与之勾结的内陆奸民,通称为倭寇。自元末至明万历年间,一部分日本武人、浪人(流亡海上的败将残兵)、海盗商人和破产农民,不断侵扰中国、朝鲜沿海地区,前后历时达三百年之久。
中华古代名将录之抗倭名将---戚继光
戚继光采用「 ”削枝弱干”的办法,先发兵进攻横屿对岸的张湾,并张贴告示实行招抚,迫使一千多名倭寇的胁从分子缴械投降。接着戚继光挥师东进,直攻横屿。从海岸到横屿,中间连着一处浅滩,涨潮时滩没水中,片汪洋,落潮时水退滩出,又是一片泥泞,极难通过。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万历十三年1585年给事中张希皋再次弹劾戚继光,戚继光因此遭到罢免回乡后病死。
戚继光到浙江赴任后,发现卫所的将士作战能力一般,而金华、义乌的人比较彪悍,于是戚继光前往招募了三千人,在戚继光的指导训练下,将其练成一支精锐的部队,后称“戚家军”。戚继光根据南方多沼泽的地理特点制定阵法,又给他的部队配备火器、兵械、战舰等装备,戚家军因此名闻天下。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谥武毅。安徽定远人,生于山东微山,是明代抗倭将领,军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
清王朝受益二百年的超级武器竟是戚继光研发的
1、戚继光,明朝的军事天才,以抗击倭寇而闻名。他带领戚家军,在南至福建,北至河北的战场上,屡战屡胜,为明朝带来了暂时的安宁。 戚继光不仅是一位英勇的将领,还是一位杰出的武器发明家。
2、清王朝受益二百年的超级武器竟是戚继光研发的大明王朝闪耀得灿烂的将星,正是抗倭英雄戚继光。别人都是给点阳光才灿烂,他却是属启明星的,纵然黑漆长夜,也要华丽喷薄。当时的明朝军事,正黑成一片。
3、但另一个成功因素,却被提得极少,戚继光打造了一门超级武器:虎蹲炮。一:新型大杀器 虎蹲炮,是戚继光改装开发的一款新型明朝火炮。此炮长约2尺,重约三十六斤,全身有七道铁箍。由于炮头有两支铁爪架起,形状颇似一只猛虎,故而得名虎蹲炮。
4、戚继光开发的大杀器,要不是 *** 战争,清军原本计划使用一万年!抗倭名将戚继光开发的“虎蹲炮”这种超级武器,从南剿倭寇到北肃蒙古的大小战斗中,都发挥了巨大作用,至于后来“让清朝受益二百年”,恐怕就不是戚继光的初衷了。
明代抗倭功臣胡宗宪的权力有多大?古今只此一人
军政大权在握:作为总督,胡宗宪不仅掌握军事大权,负责指挥抗倭战争,还兼管民政、财政等多方面事务。他有权调动军队、筹集粮饷、任免官员、处置地方事务等,是明朝东南沿海地区的更高军政长官。影响力巨大:胡宗宪在抗倭战争中取得了显著成就,他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得到了广泛认可。
余姚人为纪念胡宗宪知姚及抗倭功绩,于胜归山凿其冕官坐像 明清两代对统辖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的长官称为“总督”,雅称为“督宪”或“制台”等。与掌握一省行政的巡抚不同,总督往往兼管数省的军政。两者都不是明朝一开始就有的官职。
抵御倭寇的胡宗宪是功臣,他所表现出的胆略和智谋的确可圈可点,称得上是一位能臣,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他交结权贵、趋炎附势、挥霍无度,才使他的人品备受争议。胡宗宪的死,虽然是政治斗争的结果,但也是他自己亲手埋下的祸根。
戚继光平倭寇
戚继光这才得知,他们是为争夺从倭寇手中夺回的战利品而发生争执的,一方说那堆衣物是倭寇从他们那里抢的,一方说是从他们渔船上掳的。 争论不下,只好动武了。
嘉靖四十一年(1562)8月,民族英雄戚继光率军六千入闽剿倭,半年间连续取得横屿、林墩、平海卫三次大捷。
戚继光打倭寇打了将近十余年。戚继光打倭寇的经历:公元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戚继光受张居正的推荐,进署都指挥佥事一职,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营二十五个卫所,防御山东沿海的倭寇。嘉靖三十四年(1555),戚继光调浙江,任参将,积极抗御倭寇。
明朝时期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是戚继光。以下是关于戚继光抗击倭寇的详细介绍:抗倭名将:戚继光是明朝时期的抗倭名将,他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长达十余年。扫平倭患:戚继光通过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成功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大海的寒波中,我同倭寇周旋已有十年之久;我站在这里,遥望着京城宫阙。我的心血如同洒在千山万岭上的浓霜,把满山的秋叶都染红了。韬钤深处 明代:戚继光 小筑暂高枕,忧时旧有盟。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的故事350字日记
朝廷不得已,在公元1555年秋天,从山东沿海将抗倭将领戚继光调到江浙,任参将,镇守宁波、绍兴、台州,控制倭寇经常出没的军事要地。与戚继光并肩作战的著名的抗倭将领有谭纶和俞大猷。谭纶后来成为戚继光的顶头上司,对戚继光的军事活动给了很多支持。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 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汉族,山东登州人。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与俞大猷齐名。其父戚景通任漕运官员(今山东省微山县鲁桥镇)戚继光亦出生于此地。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 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汉族,山东登州人。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与俞大猷齐名。率军之日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被现代中国誉为民族英雄,卒谥武毅。世人称其带领的军队为“戚家军”。
后戚继光在蓟州镇守16年,边备修饬,外敌不敢轻易进犯。因受排挤,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调广东戍守。后遭诬陷,夺职回乡。戚继光对练兵、治械、阵图等都有创见,他的优秀军事理论着作《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止止堂集》,倍受兵家重视。
于右任 民党元老于右任临终前有诗《望大陆》云:“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诗作于1964年公开发表,立刻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
年,在东南沿海领导抗清斗争的郑成功,率领战船350多艘,将士25000多人,包围了台湾,经过9个月的激战,荷兰总督被迫签订投降书,带领残兵败将,灰溜溜地滚出台湾。台湾又回到祖国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