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网&黑料爆料:
黄曲霉毒素B1的污染事件
专家分析,造成花生油产品中黄曲霉毒素B1超标的主要原因是花生原料在种植、采收、运输及储存过程中受到黄曲霉等霉菌污染,或企业在生产时没有严格挑拣花生原料和进行相关检测,没有采用精炼工艺或工艺控制不当。
在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一场十万只火鸡突然死亡的事件引发了科学家们的关注。经过深入调查,研究者们发现这些火鸡的死亡与从巴西进口的花生粕有关。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揭示,这些花生粕受到了一种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B1的污染。
年12月24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了对全国液体乳产品进行抽检结果的公告,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产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此次涉事的四川眉山工厂在2008年4月全面启动,其一期项目总投资3亿元,设计能力为日处理鲜奶800吨。
黄曲霉毒素的超标事件
奶牛摄入这些饲料后,导致原奶中黄曲霉毒素含量超出标准。负责人进一步解释,由于眉山工厂的原奶质检员在前期的检测过程中出现失误,未能检测出这一批次原奶中已超标的黄曲霉毒素。而事实上,公司一直对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持严谨态度。
年,毒大米事件 我国广东、广西等地查出“毒大米”数百吨,根据“毒大米”样本检验结果,黄曲霉毒素的含量严重超标。过量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品,严重者可在2至3周内出现肺水肿、昏迷等症。
年12月24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了对全国液体乳产品进行抽检结果的公告,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产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此次涉事的四川眉山工厂在2008年4月全面启动,其一期项目总投资3亿元,设计能力为日处理鲜奶800吨。
黄曲霉毒素具性 广州工商部门表示,南山奶粉的抽检结果中发现黄曲霉毒素M1,其具有剧毒性和强致癌性。公开资料显示,黄曲霉毒素M1属于真菌毒素,具有剧毒性和强致癌性。
同时,广西贵港市覃塘区益昌油房生产的散装花生油黄曲霉毒素B1超标10倍。专家分析,造成花生油产品中黄曲霉毒素B1超标的主要原因是花生原料在种植、采收、运输及储存过程中受到黄曲霉等霉菌污染,或企业在生产时没有严格挑拣花生原料和进行相关检测,没有采用精炼工艺或工艺控制不当。
鸡西酸汤子中毒致八人死亡究竟是怎么回事?
鸡西酸汤子中毒原因 中毒的原因当然是酸汤子,据说吃的酸肠子是冰冻一年以上的。有两种可能:一是原肠子带有病毒,没有清洗干净;二是肠子存放过程那么长时间,是否有意外停电故障解冻,肠子发酵过程是否符合安全卫生要求。
酸汤子是以玉米为原料,经水磨发酵而成的,是当地人的主食,他们常常把它加工成粗面条。夏秋节 *** 的发酵米制品易受椰毒假单胞菌污染,可产生致命性的米酵菌酸,高温煮沸不会破坏毒性,对中毒后无特殊疗效的治疗药物,病死率高。
这起中毒事件的罪魁祸首是“米酵菌酸毒素”,这是一种由椰毒假单胞酵米面亚种细菌产生的毒素。这种细菌容易在发酵的米面制品中滋生,尤其是在长时间室温下泡制的木耳、银耳等食品中更容易被污染。米酵菌酸毒素的毒性极为强烈,且耐高温,即使经过多次煮沸,其毒性也不会被分解。
酸汤子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了米酵菌酸,米酵素菌的耐热性也极强,即使在沸水中煮很长时间也不会破坏其毒性,人体如果进食的话会对肝肾等重要器官造成严重的损害,轻者上吐下泻,重者肝肿大、意识不清,一旦中毒,病死率高达50%以上。
悲剧发生在一户鸡西鸡东县的王姓居民家中,一次家庭聚餐导致7人死亡,2人正在抢救。 初步调查排除了人为投毒的可能性。食物中检测出严重超标的黄曲霉素,怀疑是自制的酸汤子引起的中毒,该食物在冰箱中存放已满一年。 酸汤子是由玉米面发酵制成,而这次食用的玉米面在冷冻一年后仍然含有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