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网&黑料爆料:
(一)华北地区第四纪地层
所谓华北地区包括黄河中、下游以及海河和滦河流域的广大地区。该区第四纪地层主要分布在上述河流及其支流的河流阶地、三角洲、渤海海滩和海成阶地所组成的华北平原,以及一些山间断陷盆地和河谷两岸,其中包括太行山、吕梁山、燕山和阴山山岳地区的一些山间断陷盆地和河谷。
华北区:包括山西、河北、北京、天津等地。气候干旱或半干旱,季节性变化明显。第四纪堆积类型复杂,地层发育完善。下更新统以湖相沉积的灰泥岩、细砂岩及砾石夹层为主;中更新统以坡积、洪积为主;全新统以冲积、洪坡积及次生黄土堆积为主。
根据沉积环境和沉积物特征,中国第四纪地层可划分为华北区、东北区、华南区、西北区、西南区和青藏区。各区基本特征如下: (一)华北区 华北区包括的范围是:东至海滨,西至甘肃,北至内蒙古,南至河南中部,其中包括华北黄土覆盖的广大地区和华北冲积平原。气候干旱或半干旱,季节性变化极为明显。
该区的第四纪地层研究历史最悠久,也是我国第四纪地层研究的经典地区。根据第四纪地层的特点又可以分成三个亚区,即华北亚区、黄土高原亚区和东北亚区。 华北亚区 该区的第四纪地层非常发育,而且厚度也大,主要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和陕西的一部分。
华北地区的第四纪地层对比如表6-5。 表6-5 华北地区的第四纪地层对比表 早更新世午城黄土(Qp1)命名剖面位于山西隧县午城柳树沟,为—套红黄色、较致密的黄土—古土壤堆积,含钙质结核,厚约50m,产长鼻三趾马—真马动物群,如中国长鼻三趾马、三门马、短脚次兔、复齿拟鼠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