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网&黑料爆料:
多行不义必自毙——明朝巩昌王朱寘銂的覆灭记
朱寘銂看到这些金银财宝,看的自己眼花缭乱,他心中暗骂自己的哥哥和侄子,手里握着这么些财宝,还和自己哭穷克扣自己的钱粮,穷怕了的朱寘銂马上想起了自己过的穷日子,同时想起了自己只是个 *** 庆王,到期就要交权,他不能放弃这个机会,要知道这是自己唯一发财的机会。
朱栴,即朱(木旃)(137—1432),汉族。安徽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16皇子,号凝真、凝真子。明洪武戊午即洪武十一年正月壬午(初九日)(1378年2月6日),出生于明朝最初的都城应天府(即金陵,今江苏南京市)。正统三年八月乙卯初三日(1438 年.8月23日)病逝,享年61岁。
灵州之战宋军为何惨败西夏?元丰西征背景战果介绍
灵州之战是北宋前期非常重要的一场战役,当时宋国和西夏开战,宋神宗派出五路大军,共40万人,结果却惨败给了西夏的10万军队。可能这样的结果谁都没想到,但仔细分析灵州之战的细节就会发现,宋军犯下了很多低级错误,五路大军并没有主帅,等于是各自为战,而且经历长途跋涉,粮草也没办法及时供应,这才造就了败局。
灵州之战,发生于公元996年5月,地点在西夏灵州,即今宁夏吴忠市境内。此战由宋朝与西夏参与,宋朝发兵30万大军,五路出师,大举进攻西夏灵州等地区。然而,宋五路大军无主帅,缺乏统一指挥,长途奔袭,粮饷不继,最终失败。西夏军则采用纵其深入、先疲后击的方略,大败宋军。
战事初期进行的很顺利,宋军一路势如破竹,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直插西夏腹心之地。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家印象中,宋军战斗力很弱,守城还勉强可以,野战就不堪一击了。可是在这次“元丰西征”中,宋军却不断在野战中打败西夏的党项骑兵,打得西夏人不敢出城迎战。
此战,宋五路大军无主帅,缺乏统一指挥,长途奔袭,粮饷不继,以致失败;西夏军采用纵其深入、先疲后击方略,大败宋军。 此战,李道宗采取据城固守,待敌懈怠的策略,一举击败强敌,并为大唐开疆土千余里,因功被封为任城郡王。
西夏统军禹藏花麻因为跟后党梁乙埋有嫌隙,写了封信请求宋发兵攻夏,宋朝这边呢刚经历了王安石变法。国力有所增强,且十年前宋在熙河之战中占领熙河路,对西夏右厢地区造成威胁。宋朝廷便觉得,刚好可以趁西夏内乱,赶紧打败它。北宋元丰四年(西夏大安七年,1081年),宋发40万大军,五路出师。
永乐二年春祭社稷山川礼成后作作品注释
1、这首诗出自《宣德宁夏志》(同样收录于《嘉靖宁夏新志》和《弘治宁夏新志》),创作于永乐二年(1404年)春天,背景是社稷山川坛在前一年(1403年)已经建立,因此称为“后作”。明太祖朱元璋共有二十六个儿子,庆王朱栴排行第十六,而朱棣作为第四子,原封为燕王,驻守北京。
2、在永乐二年的春天,我接受重任,分封于西疆万里之外的韦州和夏州。移徙的过程中,尽管遇到了不少困难,但我未曾忘记对社稷山川的祭祀之责。八年来,由于迁徙事务繁重,这些地方的祭祀仪式已经荒废。为了恢复传统的祀典,我特地下令建造祭祀场所,以祈求神灵的福祉和民众的安宁。
3、朱栴,生于1378年,逝于1438年,被尊称为凝真。他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十六个儿子。在洪武二十四年四月十三日,他被册封为庆亲王,领地在宁夏。然而,由于宁夏的粮饷供应不足,他初期暂居于古韦州城(即今天的宁夏同心县韦州镇)。建文三年,他奉旨将王府迁至现在的银川市。